<bdo id="fhykv"></bdo>

    <track id="fhykv"><span id="fhykv"><td id="fhykv"></td></span></track><bdo id="fhykv"><optgroup id="fhykv"><dd id="fhykv"></dd></optgroup></bdo>
    <track id="fhykv"></track>

        <track id="fhykv"><div id="fhykv"></div></track>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騰訊與阿里在物流投資領域的邏輯、打法、套路全揭秘!

              【EFEC導讀】騰訊和阿里這兩家一線互聯網企業其業務不同,投資邏輯也完全不同。如果說騰訊的投資是只參股的話,那么阿里的投資則是典型的戰略投資者,其“掌控欲”比騰訊更強。
               
              騰訊與阿里在物流投資領域的邏輯、打法、套路全揭秘!

              原標題:《騰訊阿里投資物流:邏輯、打法、套路全揭秘!

              在最新公布的2018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中,馬云高居榜首,馬化騰位列第2名。而這兩位掌門人馭下的阿里和騰訊也多被拿來比較和研究,投資算是其中一個。
               
              有趣的是,這兩家在對外的投資和入股收購方式中,因公司戰略定位和公司基因的不同,其投資方式也顯現出巨大的不同。
               
              在物流資本領域,有幾個不得不提的名字,紅杉資本、普洛斯、阿里巴巴、菜鳥網絡、騰訊,還有經緯中國、華平投資、鐘鼎創投等投資機構。其中,據了解,紅杉資本21家,普洛斯36家(3年),阿里巴巴20家,菜鳥網絡15家,騰訊14家(其中有6家獨角獸)。
               
              關于這些機構在物流領域的具體投資情況這里不做重點介紹,可以查看物流CTO之前發布的文章《誰真正的愛物流這個十萬億級的市場?》進行了解。
               
              今天,我們重點討論阿里與騰訊這兩家一線互聯網企業在物流領域的投資問題。
               
              01  騰訊:“佛系”參股,投出6個物流獨角獸
               
              2011年,對于騰訊投資來說是一個轉折年。
               
              這一年,騰訊成立了騰訊產業共贏基金。之后到2017年,騰訊投資的數量達到541家,至今已超過600多家,金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而在2011年之前,騰訊投資僅11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騰訊投資的這541家企業中,物流企業只有14家。
               
              在別人看來可能物流行業與騰訊業務實在是有些八竿子打不著,為什么騰訊還要來投資呢?
               
              這要從2014年說起,這年騰訊投資正式涉足到了物流領域。當年,騰訊戰略入股京東(綜合物流),還入股了華南城(商貿物流)。
               
              2015年,騰訊年度投資公司總數破百,差不多是2014年的2倍、2013年的6倍多。
               
              自此開始,騰訊不再介意業務能否聯動。其投資也是一般看好這些公司的發展前景,也基本都是一些行業領跑者。
               
              另外,騰訊投資了很多像拼多多、永輝、海瀾之家等電商平臺和新零售企業,這也需要物流的支持。
               
              根據掌鏈傳媒梳理的一份數據顯示,幾年間,騰訊產業共贏基金一共投了14個物流企業,其中6個獨角獸,包括京東、京東物流、美團、餓了么、滿幫、每日優鮮,命中率高達43%。京東是其投資的一個很好的范本,同時也算是騰訊在物流領域投資中國最大的獨角獸。
               
              騰訊與阿里在物流投資領域的邏輯、打法、套路全揭秘!
               
              從上圖可以看出,騰訊投中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行業領跑者,且都被騰訊看上的企業也會獲得其多輪重復投資,比如每日優鮮,從A輪一直到D輪,貨車幫,一直從A輪到滿幫的E輪。
               
              在投資邏輯上,騰訊的投資,大部分是少數股份投資,并不謀求對被投企業的控制權,即只參股,不控股。所以在騰訊投資中,領投和戰略投資的比例并不大。
               
              馬化騰曾在一次IT峰會上發表了著名的“半條命”理論,稱“自己只投入半條命,剩下的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
               
              這跟阿里正好相反。據統計,僅2017一年,阿里獨立投資的占了38%,領投占了40%,二者合計78%,騰訊該項數據為63%,而阿里跟投的比例只有4%,騰訊則高達23%。
               
              當然,這種投資和騰訊的業務結構有比較大的關系。相交于阿里和百度,騰訊戰略版圖的根基是社交,騰訊具有巨大的流量,所以它打造的更像一個生態,來連接不同的業態,開發巨大流量用戶的細分需求。
               
              近年來,騰訊的戰略主要是“流量+資本”。在投資中,由于騰訊很難做到對所有行業的精通和細節管理,所以,更多的時候騰訊是作為財務投資者加客戶供給者的身份,參與其中。簡單說就是,只求共生,不求擁有。
               
              有行業人士表示,騰訊無疑是最像財務投資人的那一個,是最合VC圈“投資回報”邏輯規則的那一個,也是出手最多、最激進的那一個。
               
              不過,對于騰訊的投資功能正在發生轉變:從呈現“開放和分享”的姿態、財務和戰略投資兼顧、聯合“友軍”撐起“半條命”,變成自身業務的協同者、未來可能性的探路者。
               
              騰訊投資管理合伙人李朝暉,今年8月在接受《商業周刊中文版》專訪時表示,“投資跟騰訊業務有非常強的協同和相互促進的關系,這種關系遠不是體現在財務報表上賺了多少錢那么簡單”,投資的方向“是圍繞騰訊的主要業務,然后再加上邊界的擴展”,騰訊投資的使命是“探索騰訊未來可能性”。
               
              02  阿里:“霸道”總裁
               
              與騰訊不同,阿里的投資更為復雜,策略也大不相同。阿里的投資更“霸道”和“強勢”,一般是戰略投資或者并購,這與其業務有關版圖有關。也就是說阿里的投資邏輯更多是以自身業務為核心。
               
              至于為什么是戰略投資或并購?
               
              正如阿里巴巴CEO、菜鳥網絡董事長張勇所說,對于重要的項目,需要打通阿里與對方的血脈,因此選擇收購或者戰略投資。
               
              在最新發布的2018財年報中,阿里明確提出了它的投資和收購邏輯——不會出于純粹的財務原因進行投資和收購,而是側重于加強阿里的生態系統、創造戰略協同效應,并提高公司整體價值。簡言之,就是不以賺錢為目的,主要希望通過投資的手段配合集團戰略。
               
              而打通血脈,發揮協同效應,正是與阿里的業務版圖相關。
               
              我們發現,阿里的業務幾乎涵蓋了衣、食、住、行、娛樂、健康、公益、金融等多個領域。
               
              舉個例子,今年雙11,你可以使用其旗下的淘寶、天貓、閑魚、飛豬、蝦米音樂、UC等應用,還有盒馬、口碑和餓了么等線下消費,以及銀泰商場、居然之家、大潤發等賣場等等。不僅如此,還有阿里云、淘寶、優酷等。
               
              騰訊與阿里在物流投資領域的邏輯、打法、套路全揭秘!
               
              物流領域,阿里在電商物流、生活物流、綜合物流以及物流供應鏈等方面投資的較多。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在物流科技投資數量幾乎與普洛斯相當。而普洛斯曾用3年時間投資了30多家物流企業。
               
              而在物流領域投資中,阿里先后投資了百世匯通、星晨急便(后來倒閉)、日日順物流、卡行天下、全峰快遞、圓通速遞、增投新加坡郵政、運滿滿(阿里參股的云峰資金投資)、蘇寧云商、餓了么、喵遞宅配、中通快遞、易流科技等多家快遞、物流及相關公司。
               
              很明顯,阿里已經完成了從快遞、倉庫園區、公路零擔運輸、o2o末端配送、大件物流、物流配貨平臺、智慧物流、跨境物流等幾乎所有的物流業態布局,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物流鏈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阿里繼圓通之后巨資戰略投資中通快遞。當天,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和中通快遞宣布達成戰略投資協議,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將向中通快遞投資13.8 億美元,持股約10%。
               
              前段時間,菜鳥網絡還宣布戰略投資物流行業智慧物聯網公司——易流科技。雖然沒有透露具體投資金額,但是可以看出阿里對于物流科技的看重。
               
              要知道,易流科技這只“隱形的獨角獸”是智慧物聯網領域的領先者,無論是連接的貨車和司機規模,還是營業收入上都居于行業領先位置。
               
              據了解,雙方合作后將發揮IoT(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優勢,服務于中國數百萬輛貨車,幫助貨主和車主進行智能線路優化、智能貨物配載和駕駛安全調度等。
               
              03  結語
               
              并購或者投資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規劃和邏輯。
               
              騰訊和阿里這兩家一線互聯網企業其業務不同,投資邏輯也完全不同。如果說騰訊的投資是只參股的話,那么阿里的投資則是典型的戰略投資者,其“掌控欲”比騰訊更強。
               
              根據鳳凰網統計,截至今年7月30日,阿里投資的項目,E輪以后、戰略投資和PIPE投資項目的比例達到52.9%,而騰訊對應的數字是32.9%;而在2017年,阿里和騰訊的這組數據分別是49.1%和20.8%。其中,2017年阿里獨立投資的占38%,領投占40%,二者合計78%,騰訊該項數據為63%,而阿里跟投的比例只有4%,騰訊則高達23%。
               
              雖投資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在于雙方都提前對物流及其相關領域進行布局,并正在加大投資。


              騰訊與阿里在物流投資領域的邏輯、打法、套路全揭秘!

              “2018中國B50領袖峰會”在中國產業鏈與供應鏈金融聯盟(www.hzxlj.com)等單位的支持下,由EFEC拓令傳媒主辦,將于2018年12月6-7日在杭州召開。
               
              本次峰會以“產業互聯網下的B2B電商實踐之路”為主題,將邀請國內外知名的B2B電商平臺、金融機構(VC、銀行、信托、商業保理等)、傳統生產貿易型企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物流、區塊鏈等企業高管,針對B2B電商平臺的發展實踐探索、資本對接、新技術革新等關鍵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會務咨詢:Sofia 張女士  158-2763-1668(同微信)



              上一篇:央行:不要夸大區塊鏈的功能
              下一篇:王繼祥:新時代背景下城市物流發展變革大趨勢


              相關文章

              2023產業數字金融走訪交流(第二期)…

              7月27日/中國-深圳

              撥打
              <bdo id="fhykv"></bdo>

                <track id="fhykv"><span id="fhykv"><td id="fhykv"></td></span></track><bdo id="fhykv"><optgroup id="fhykv"><dd id="fhykv"></dd></optgroup></bdo>
                <track id="fhykv"></track>

                    <track id="fhykv"><div id="fhykv"></div></track>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1. <bdo id="fhykv"><dfn id="fhykv"></dfn></bdo>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