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滿滿以AI賦能物流,提升公路物流效率
【EFEC導讀】是否能夠借助新技術,提升公路物流的運輸效率?在這一愿景下,運滿滿推出了“全國公路貨運人工智能調度系統”。

雖然我國已經是物流大國,但是在公路物流領域,仍然存在散、弱、小、亂及整體組織效率低下等問題,貨運空駛率接近40%,已成為制約社會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瓶頸。是否能夠借助新技術,提升公路物流的運輸效率?在這一愿景下,運滿滿推出了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全國公路貨運人工智能調度系統”,顯著提升了公路干線物流匹配速度、精準度和運輸組織效率。
“運滿滿全國公路貨運人工智能調度系統”是依托中國公路干線物流最大的數據庫,與全球頂級人工智能研究機構和科學家的合作,以復雜事件檢測分析和處理技術、大數據智能分析決策技術創新為重點,運用最先進算法模型,基于嵌入式與定位追蹤的智能調度平臺,能夠實現服務車主與貨主的智能車貨匹配、智能實時調度、智能標準報價,對物流信息全程追蹤和可視化,顯著提升了公路干線物流貨源、車輛、路線、價格匹配速度、精準度和運輸組織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運滿滿全國公路貨運人工智能調度系統”是一個智能化的系統,其能夠通過沉淀海量數據實現學習成長,系統的百萬量級活躍用戶和交易每日都產生T級別的大數據,從而擁有中國公路物流領域最大、最完善的整車運輸大數據庫,可以結合各種不同實時交易場景,借助以事件為中心的復雜事件檢測方法對數據源進行建模和匹配處理,獲取復雜事件從而不斷完善算法模型。
依托強大的系統,目前,運滿滿已經推出了兩款移動App產品,分別是司機版App和貨主版App。同時,運滿滿還發布了“全國貨運物流指數”,該指數全面體現大數據為物流現代化帶來的變革,清晰顯示全國貨物流向等數據,客觀體現了公路運價。基于該指數,能夠宏觀分析出全國公路物流健康狀況,因而也被譽為中國公路干線物流的“晴雨表”。
基于上述技術和模式創新,“運滿滿全國公路貨運人工智能調度系統”大幅提升了公路物流的效率。統計顯示,在傳統的小黑板方式下,需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來實現供需雙方的撮合,而基于運滿滿平臺,2016年24小時反饋率達到了60%,2017年58%的貨源基本在1小時內完成線上撮合。2018年,借助滿幫數據合并,20分鐘內撮合行為發生率從30%提升到近40%,人貨匹配策略徹底成為線上實時策略。同時,平臺的點擊預測的準確率超過90%,貨源訂單轉化率從11%提升到16%,12000條路線上的司機空駛率降低30%。
目前,運滿滿平臺已匯聚了全國95%的貨物信息和90%以上的重卡司機。平臺上司機的月行駛里數由9000公里提高到13500公里,年節省燃油費用達860億元,減少碳排放量4600萬噸,實現了降本增效經濟效益和節能減排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上一篇:API開放銀行:金融云領域的新實踐
下一篇:拼多多電子面單到底動了誰的奶酪